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现状及问题
——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会长 王恭敏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及资源再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已将废旧金属的再生与利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立产业,并制定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再生金属的产业发展加以引导和扶持。自2004年以来,国家不仅对再生金属行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还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再生金属企业列入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企业。有关专家指出,到2010年我国主要有色金属铜、铝、铅、锌再生利用量将达到650万t,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l/3。到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产值将达2400亿元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再生有色金属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刊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会长王恭敏进行了专访。
主持人:再生金属的回收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给予了一定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王恭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与2007年基本持平,约为530万t,其中再生铜约190万t、再生铝约260万t、再生铅约70万t、再生锌约8万t。与利用矿石生产原生金属相比,2008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节能2846万t标准煤、节水16.86亿t、减少固体废物排放9.2亿t、减少SO排放45.8万t。
2008年中国共进口废有色金属773.69万t,其中含铜废料557.64万t、含铝废料215.43万t、含锌废料0.62万t,进口总量与2007年的771.75万t基本持平。
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货源包括国内回收和国外进口,其中,进口再生有色金属量大于国内回收。在进口再生有色金属方面,浙江、广东、天津地区含铜废料进口量分别为278.99万t,192.77万t,66.32万t,3个地区的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6.49%。
主持人:近几年来,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再生有色金属行业除了产量逐年递增之外,其行业的发展还有什么新的变化和特点?
王恭敏:近几年来,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不仅产量增长,而且连续几年保持略快于原生金属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生产工艺持续改进,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例如,再生铜领域,竖平炉和倾动炉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固定式反射炉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仅能源利用效率可提高15%~30%,而且环境污染得到了彻底治理,环境卫生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在紫杂铜直接利用领域,随着赣州江钨和天津大无缝紫杂铜直接制杆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中国杂铜制杆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环保水平将得到迅速提升,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再生铝领域,组合式熔炼炉组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通过自动控制和燃烧系统的改进,合理控制铝液温度,节能效果可进一步提高15% -20%,金属回收率也进一步提高。
再生铅领域,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使铅回收率达96%以上,基本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河南豫光金铅集团l0万t再生铅综合利用工程通过专家组评审,该工程引进意大利CX废旧蓄电池集成系统,工艺设备设计合理,自动化水平高,能耗低,环境效益好;8万t粗铅熔池熔炼工程采用氧气底吹炉加鼓风炉炼铅工艺,具有能耗低、原料适应性强、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产品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促进了行业的良好循环发展。
2、行业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2007年国家先后发布了《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和《铝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6月再次发布了铜等1O种有色金属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至此,从规模、选址、工艺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国家已对再生有色金属项目设置了相对完善的行业准入规定。
2008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电工用铜线坯》标准中,首次把杂铜制杆纳入其标准范围,既承认了杂铜制杆的合法性,同时又使其科学规范生产,促使其提高产品质量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特别是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规范和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3、循环经济试点取得新进展,一批示范项目得到国家资金扶持
在2007年11月底召开的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议上,宁波金田、山东金升、湖北金洋3家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以及天津子牙、安徽界首等5家再生有色金属园区被评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这一方面是国家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也是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升级和更大发展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2008年上述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已基本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审。
到目前为止,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共有l4个重点项目被列入“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共获国债支持资金超过1亿元。与此同时,再生金属铜、铝、铅、锌和园区发展规划,以及铜、铝、铅加工企业准入条件已经编制完成,正在由工信部征求各方面意见。
4、再生金属园区建设蓬勃发展
再生金属园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在逐步规范的同时,进一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二是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数量、规模进一步扩大,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已经成为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原料基地和市场的晴雨表。
国家批准的首批5家定点园区(台州、宁波、天津、太仓、全通)的再生资源处理量已经占中国进口废金属总量的40%~50%,海关、商检、金融、担保、物流等配套监管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新增5家定点园区(烟台、文安、肇庆、江门、梧州)建设顺利,企业陆续进驻,在2008年4月10日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新增62家七类定点企业名单中,烟台、文安和肇庆3个园区内的新增七类定点企业达到42家。
再生金属园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约化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方便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有效规范了以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此外,再生金属行业国内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到目前为止,由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承办的“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已经连续召开九届会议,累计共有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主持人: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再生资源行业遭受重创。那么,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受到多大影响?
王恭敏:面对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少数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采取了套期保值等办法,如浙江海亮集团、宁波世茂铜业等,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企业目前仍处于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不仅如此,由于同类企业减产和停产影响,这些企业的订单甚至还实现了一定的增长。部分企业虽然没有套期保值,但由于对市场变化有所预判,提前采取了减少库存、买入原料、延期定价等方法,如宁波金田、东营方圆、山东金升、汇美鸿发、兴奇金属等,虽然企业遭受了损失,但并不严重。
但是,仍有相当数量企业,特别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受市场认识不足、库存量大,以及产业链和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反应迟钝、停产速度慢等因素影响,蒙受巨额经济损失,少数企业已经倒闭,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据再生金属分会资料显示,在加工利用领域,再生精炼铜85%以上的产能处于停产状态,废杂铜直接生产铜材产能的70%以上处于停产状态;再生铝和再生铅的停产产能也达5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以上的企业达数十家,90%以上的企业存在裁员现象。
在国内再生资源回收领域,一些以前熙熙攘攘、热火朝天的集散交易市场如今大门紧闭、难觅人影,甚至完全处于停业状态。进口方面,再生金属分会调研了宁波镇海再生金属资源加工园区。宁波园区共有拆解加工企业64家,据初步统计,2008年9月底时园区库存货物总价值约16亿元,由于大部分货物未能及时出售,已倒闭企业2家,按目前价格计算,园区整体损失至少在8亿以上。结合对其他园区的调研和了解,目前从事废金属进口拆解的企业约20%已经倒闭,50%处于停产状态,仍在坚持生产和半生产的约占30%。根据再生金属分会的调研和测算,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至少在300亿元以上。
总体看,此次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部分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对少数仍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也带来了不少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料采购方面,由于市场形势不好,毁约事件时有发生,导致采购原料的预付款比例由以前的2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二是产品销售方面,虽然目前有色金属价格已处于低位,但仍在剧烈波动,同时,受消费者持币观望心态影响,市场订单整体萎缩,价格越低,产品越卖不出去,企业销售难度加大。
主持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制约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王恭敏: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开发利用率还很低。如我国再生铜和再生铝产量分别占金属铜铝总产量的22%和21%,而全球铜产品市场中,47.5%的需求是通过回收再生废铜满足的,其中美国再生铜的比率更是高达60%。世界再生铝产业也发展迅速,全球再生铝产量大约为1000万t,增长率为43.7%,再生铝产量占金属铝总产量的比率高达42.5%。
根据发达国家再生金属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的现状,当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产业集中度过低
发达国家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利用的企业一般只有几家、十几家,多则几十家,而中国的再生铜和再生铝企业各有约2000家,再生铅企业近300家。产业集中度过于分散直接造成:(1)无法实现对再生资源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利用;(2)产能利用率低,重复建设,浪费投资;(3)技术研发和环保投入跟不上;(4)原料和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很大,但没有话语权。
2、政策法规及标准化建设滞后,技术装备水平不齐
再生铜领域,固定式反射炉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但这种反射炉大都不是由专业的设备企业生产,而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验自行设计建造居多,没有行业的统一标准,在形状、规格、能源消耗、能源利用率、污染排放等方面差异很大。
再生铅领域的情况更加严峻,目前再生铅领域还没有行业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的预处理设备和熔炼炉,彼此在形状、规格、能源消耗、能源利用率、污染排放等方面的差异很大。
再生金属行业标准建设滞后,造成企业之间技术装备水平差距较大,给产业升级带来了很大阻力。
3、再生金属加工园区处于无序和盲目发展的状态
据初步统计, 目前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各类再生金属加工园区多达20余家,拟建园区至少5家。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的各类有色金属废料实物量基本在770万t左右,国内回收废有色金属实物量约在200万t,而已建成和在建园区总处理能力已达2 000万t左右,相当于全球的废金属产能。目前中国再生金属加工园区产能严重过剩,且仍处于盲目建设状态,亟需国家予以规范。
4、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不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抗风险能力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业抗政策风险能力差;二是行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从废金属来源看,废金属来源广泛、成分复杂,进口和国内回收环节的监管难度均较大,对行业发展政策变化极为敏感。从产品看,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最终产品大部分是各类有色金属,在中国属资源类产品及国家重点宏观调控的行业,进出口政策调整频繁,对行业稳定发展不利。
从产业结构看,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大都是民营中小型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缺少规避市场风险的相应机制;同时企业实力大都不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加上近两年国内外市场废金属价格走高,利润空间缩小,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也有所下降。
为促进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亟需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扶持,鼓励再生资源进口和国内回收,促进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升级。建议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其配套措施的实施,从税收、科技创新、信贷、土地等方面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予以全面扶持。
主持人: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再生金属回收利用行业将会按照一种什么趋势发展,行业发展特点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恭敏: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消退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再生金属产业分布已呈现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发展趋势,很多中西部地区经过自我发展,已经具备了承接东部再生金属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条件。目前再生金属产业正处在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阶段,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总结过去十几年中国再生金属行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再生金属产业基地和园区。
2009年9月,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委托,再生金属分会已编制完成了2009-2015年《再生铜产业专项规划》、《再生铝产业专项规划》、《再生铅产业专项规划》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国内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专项规划》4个专项规划的初稿,参与研讨的专家对几个规划的初稿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再生金属分会下一步将尽快修改完善,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专项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加强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再生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再生金属产业集中度。一方面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保持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指2009-2015年再生金属产业规范发展,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升级。
专项规划提出了未来几年再生铜、铝、铅产业及园区和市场发展的重点任务及主要工作,明确了再生金属产业的科技攻关计划及重点支持项目和工程,提出了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2009-2015年,再生金属行业企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建设和规范废金属回收利用体系;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升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行业集中度;推进循环经济,加强环保治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
再生金属分会在编制产业专项规划的同时,已经着手制定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行业准人标准,明确废金属回收利用的金属熔炼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能耗、环保等准入指标。同时制定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技术装备目录,促进再生金属产业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环境污染控制水平。编制和实施产业专项规划和行业准入标准,指导和鼓励再生金属行业企业使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对于再生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