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铅污染日益严重,铅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事件,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工信部会同环保部等政府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再生铅产业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铅酸电池和再生铅产业发展。《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实施以来,引导再生铅产业健康发展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当前,中国再生铅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处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行业逐步恢复平稳运行 2013年,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呈现产量稳步增长,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节能减排效益明显等特点。 数据显示,2013年再生铅产量为150万吨,同比增长7.1%,预计占当年精铅消费量的30%以上。受重金属污染防治影响,2013年产业整体形势较为严峻。价格低迷、消费疲软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再生铅企业处置废电池意愿不高。但受国内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以及各地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利好政策等因素影响,部分规模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项目产能陆续释放。总体看,中国再生铅产业经过2012年环保严冬期后,已逐步恢复平稳运行。 但与此同时,再生铅产业存在的问题也依然突出,一方面,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依然不完善,另一方面,再生铅产业环保政策执行不到位。 据统计,2013年北京电动自行车年产废电池约2万吨,其中六成进了小作坊;上海废铅酸蓄电池年发生量约8万多吨,合法收集不足10%。总体看,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依然处于分散无序状态,使得正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置企业遭遇回收困难,影响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回收管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大部分含铅废硫酸液被非法倾倒,严重污染水质和土壤。 重点区域结构或进一步优化 受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核查影响,以及“两高”公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各地对新建再生铅项目审批较谨慎,一批技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重点再生铅产业集聚区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产业向园区化发展,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公司、安徽华鑫铅业集团等一批大型再生铅企业已相继筹建再生铅园区,并引进下游铅蓄电池企业,在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形成再生铅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对地方循环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已建成江苏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铅集聚区等6~8个初具规模的再生铅产业集群。 在各地环保监管的高压态势之下,河北地区环保力度逐渐加强,不达标再生铅厂全部被查处关停。山东临沂地区针对冶炼炉及冶炼设备进行环保整治,对不达标再生铅厂进行停产或者销毁冶炼炉处理。经过此次环保风暴整治后,重点区域再生铅行业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产量占比有望超计划 2013年,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铅终端消费领域显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池、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铅酸电池依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铅酸电池拥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可回收性高等优势,短期内不会被淘汰,而且其行业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因此,铅酸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废铅酸蓄电池报废量逐年增长,将为再生铅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目前,再生铅产业已成为中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再生铅产量占铅总产量的比例在60%以上,而中国仅为30%左右。据了解,美国最后一家原生铅企业已于2013年底正式关闭,再生铅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到2015年,中国再生铅产量占原生铅的比例有望超过《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提出的40%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我国再生铅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摘自:<长江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