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游走在聚光灯外的再生纤维行业开始被推向台前,行业逐渐升温。 一场再生纤维热潮已在中国掀起。随着我国纺织业迅速发展,一方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丝、回丝、废布料等相应增多,并且随着服装业更新换代的加快,淘汰的废旧纺织品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我国化纤行业却面临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再生纤维产业日益受到业内的重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纺织原料的消耗量达到了4130万吨。业内专家根据目前我国石油的储采比预测:假设找不到新油田,合成纤维主要原料的石油资源将会在2050年前后枯竭。美国能源情报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 在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的当下,如何降低对石化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粮棉争地问题严重,天然纤维资源有限,人口的膨胀又使纤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纺织原料短缺问题愈加突出。甚至有业内人士开始质疑,以石油能源的巨大消耗来扩张化纤业的规模,这在能源紧张的现实情况下是否还合理。 目前中国化纤行业产能已经占据世界总产能的2/3,无法再以大量消耗国内石油来为全世界提供低价的化纤产品,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是不能再过多依赖石油资源。 从20世纪50年代起,很多国家开始研究回收利用废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片的方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和研究机构均投入了巨大人力和物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一些工艺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一些知名国际品牌也纷纷加入到推动再生纤维产品发展的行列中来。例如耐克、阿迪达斯公司为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的荷兰、巴西及美国等9个国家队提供的队服材料,就是通过回收废旧聚酯瓶再加工得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拓展再生纤维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随着行业的发展,再生产品在用途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并且仍在不断拓延。目前,再生纤维的品种已经达到近百种,应用范围已经覆盖非织造布、地毯、家纺、汽车纺织品等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统计信息表明,早在2011年,我国再生聚酯纤维产能600万吨,实际产量近4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中国早已成为再生纤维聚酯纤维的第一大生产国。江、浙、沪地区回收聚酯瓶的工厂和再生纤维的加工企业逐渐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目前我国消费者对循环理念不够重视,对以再生纤维为材料生产的产品并不买账。发达国家消费者受到循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较深,他们认可循环再生产品,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比原生产品多几倍的价格。而在国内,消费者对于再生纤维产品的认知度不够,有的甚至不愿意购买,更不用说为之多付出金钱。 如日本用回收的废旧纺织品做的衣服,或者含有再生纤维的,比同等质量和类型的普通衣服还要贵一点。但是许多日本人就愿意去买这样的衣服,不会在心里上有所排斥。而在我国,许多消费者很排斥再生纤维制造的衣服,在心理上把“再生”二字与“黑心棉”挂钩。再便宜也不会有人去买。 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再生纤维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我国再生纤维需求方多是国际品牌,因为国外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都很重视循环理念,我国暂时缺少支持再生产品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我国再生纤维行业发展的‘不温不火’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需求方面,我国消费者对于再生概念认知不够,不如国外注重循环理念,难以依靠需求带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成本方面,因为目前市场上再生纺织品比原生纺织品的成本要高,我国企业依靠压低成本的手段赚取利润,所以生产意愿也较低。” 以德国、日本为例,其不仅拥有完善的再生循环体系立法政策,还在很多细节方面都有相关政策的体现。而在国内,虽然也有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但是这些粗线条的再生循环体系政策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在政策中所给予再生循环行业发展的支撑与扶持,也是国内目前所无法做到的。 同时,发达国家以再生纤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档次较高,而我国则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限制。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再生纤维产品要想进入高端领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再生纤维的颜色问题,要做到利用好原有颜色,同时注意再生纤维生产着色,尤其是其染色的均匀性问题;二是研究如何提升再生纤维的质量稳定性,保证纤维质量的均匀。” 再生材料的使用已成为保护环境所需,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进而对相关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被重点提及,作为企业对此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此外,社会对于利用废旧资源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所以可以确定,再生纤维在国内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令人乐观。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表示:“我们想尽快推动这个事情发展,再生纤维有较大发展空间,如果每年做到回收利用40%,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原料空间。目前,该领域鱼龙混杂,我们希望规范市场,对于一些不符合生产、环保等要求的企业,我们希望这些企业就不要进入该市场领域了。” 行业标准能够确保产品的品质达标,让消费者信赖再生纤维制品的安全性、卫生性。我国消费者的环保理念不断强化,未来对再生品的认可程度将会提高,该方面的需求也会相应扩大,从而有利于再生纤维行业的发展。 同时,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行业标准是再生纤维行业最需要的支持。再生纤维企业准入门槛低,市场上再生纤维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难辨好坏,消费积极性,监管部门没有标准依据,导致一些不达标产品滥竽充数。政府应促进行业标准的推出和实行。” 事实上,早在2012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决定开展《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委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开展了相关研究。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组织了《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讨论会,王伟也参加了讨论,直接听取企业对《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巡视员贺燕丽在会议上表示,国家将支持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生物脂纤维、再生纤维发展。“尤其是再生纤维,国家肯定会大力支持,对相关领域进行财政扶持。但影响扶持政策推进的产业因素主要为,目前真正好的产品没有出来。好产品不多缺乏着力点。” 同时,王伟也在近期表示,国家力争年内出台再生纤维准入标准。“再生纤维准入标准是一个引导性政策,不具行政强制职能。由于行业之前没有相关前例,此次研究制定的标准,将主要针对再生涤纶产品。” (摘自:<中国服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