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动态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 协会刊物 | 科普之窗 | 价格行情 | 会员风采
山东再生资源网欢迎您! 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简介
循环经济的“永康模式”
来源:山东再生资源网 日期:2013-12-09

区域概况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属浙东低山丘陵盆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距杭州,东至宁波,南连温州,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西接金华、衢州,金温铁路、G25国家高速、330国道等大动脉贯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为浙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永武缙五金产业带核心区域。全市现有户籍人口58万,在册登记流动人口58.76万。

永康山川秀丽,风光优美。改革开放以来,永康经济迅猛发展,是久负盛名的“五金之都”,为“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全国百强县和浙江省工业强县,2011年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2.1亿元,增长10.4%;财政总收入54.9亿元,增长16.6%,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39.2亿美元;人均GDP67780元人民币,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永康的资源环境“家底”

水资源——永康水资源总量为8.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66亿立方米,地下水1.79亿立方米(可开采量5300万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2.86亿立方米。全市有大小蓄水工程15400多处,正常蓄水1.79亿立方米,其中库容百万方以上水库19座,库容1.29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永康共有农用地889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9%;建设用地总面积12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3%;未利用土地2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2010年前全市拥有垦造耕地资源总面积681公顷,其中可开垦土地面积654公顷,可复垦宅基地26.4公顷。

森林资源——永康林业用地面积9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3.45%,灌木林地占10.31%。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和竹林分别占95.0%5.0%;乔木林中以片林为主,占97.2%,混交林占2.8%。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4%,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3.5万立方米,毛竹总株数为815.4万支。该市已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43.8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56.1%其中省重点生态公益林2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33.3%

矿产资源——永康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现已发现和探明具有工业使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的矿产18种,以莹石、珍珠岩和建筑用砂、石、粘土等为主。

能源资源——永康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外部输入,消费结构以电力为主。2012年全社会用电33.34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25.44亿千瓦时,占76.3%;全年规上工业总能耗为44.53万吨标煤,万元GDP能耗约为0.539吨标煤。

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趋好。据2012年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统计,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31mg/m3,二氧化氮日均值为0.026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范围为0.100mg/m3,均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负荷系数最大,仍是影响永康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酸雨出现率为70.9%,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5.7个百分点。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评价,2012年永康市城市空气质量从日均值看,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占87.2%,城市空气综合指数为1.85,总体情况不断趋好。

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永康市地表水在永康江流域总评价河段长64.2千米,分华溪、南溪、永康江三条河段。2012年永康市地表水Ⅳ类断面3个,河段长40.6km,占总评价河段长的63.2%;Ⅴ类水断面2个,河段长13km,占总评价河段长的20.2%。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永武交界桐琴桥断面水质略有好转,与2011年相比,达到Ⅲ类水上升8.3%,Ⅳ类水质上升16.7%;Ⅴ类水质上升16.7%;劣Ⅴ类水质下降41.7%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日渐完备。到2012年底,主城区纳污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4%。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投入运营。杨溪水库生态湿地一期工程、城区“一通五化”改造二期工程完工,垃圾焚烧电厂竣工,芝英、前仓、龙山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阶段。
资源承载能力较薄弱

资源型缺水明显。永康属缺水型城市,境内多为丘陵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差,全市缺水主要为资源型缺水,兼有水质型缺水与工程性缺水。目前永康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1540立方米,已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警戒线。根据《永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和预测,永康市现状供水能力能满足现状市域内50%90%频率下缺水1000~3000m3。现状缺水主要出现在二、三产业和农业需水上,生活和生态环境有少部分缺水。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永康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制约因素。

土地资源短缺。永康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0.65亩,低于金华市域平均水平。目前市域大部分农地已经整理完成,土地开发整理的新增耕地潜力比较有限,全部完成可耕地整理可新增耕地1022.49公顷。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未来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补平衡,主要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以及通过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宜耕园地和林地开发补充。
加快节能减排步伐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永康市COD排放总量比2005年累积削减19.09%;SO22005年累积削减18.57%;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十二五”中期,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3项指标分别下降了10.96%5.4%7.3%,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2012年,全市削减化学需氧量2.77%、氨氮2.2%、二氧化硫4.45%、氮氧化物0.8%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新上项目准入制度,对新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发展。2012年,通过节能审查的新建项目共计30个,钢铁、水泥、铸造等行业限制准入。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关停4家铅蓄电池企业,淘汰铅蓄电池落后生产设备45台(套)、产能15.4万千伏安时。

全面取缔小冶炼。2004年一举把具有20多年历史、涉及40多个行政村的1361户小冶炼全部取缔,为浙江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开了个好头,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嘉奖。近几年来,共查处“小冶炼”约300余起,基本杜绝了小冶炼。

开展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污染整治。2012年,对192家金属表面处理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14家企业通过市政府整治验收,3家企业停产整顿,1家拟搬入整合区,其余全部关停。出台《永康市污染源长效管理实施方案》等多项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三量台帐,实施排污许可等巩固污染整治成果。

实施“158”碧水蓝天工程。2013年,永康计划5年投资42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158”工程:以“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为目标,用5年行动计划,实现市域内8条主要河流水质得到全面治理改善。为此,永康将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治理、饮用水保护和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等工程。

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群升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分别被列入2009年、2012年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补助1561万元和11000万元。目前2009年项目已竣工验收,2012年项目也已完工。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总投资2.4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完工投入运行;2013年新建总投资2.95亿元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

资源匮乏地区经济发展的“永康路径”

像国内其他一些地区一样,永康面临着人多地少,水、地、能源等资源匮乏的现实窘境,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成为永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探索,该市循环经济逐渐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一是建立完善的废旧资源回收体系。永康素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美誉。“补锅补铜壶、打铜修锁”等技艺在永康人的传统中是最原始的资源节约利用模式。正是基于五金手工业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加之人多地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匮乏,改革开放初期,永康人就开始发展废铝、废铜、废铁等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废旧金属回收网络分布全国各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市场。

目前,永康基本形成了“废旧资源回收站点—废旧资源分拣中心—废旧金属回收中心—废旧金属集散市场”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并逐渐向关联行业拓展,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至今,金属材料(主要是有色金属)仍是该市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地车业、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电器厨具、休闲器具、技术装备等其他七大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五金八大行业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来自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制造。2012年,规上企业实现废旧物资年加工利用量达150万吨,其中废旧金属占72%以上。

二是循环经济助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永康各产业间不断融合发展,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引导传统五金产业提升,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以产前、产中、产后联合制造为特征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总部——基地型合作制造为特征的总部经济,促进产业和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集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提升,农业正逐步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向“农业综合区”、“农业精品园”、“农业产业区”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提升。

循环型工业发展迅猛。五金特色产业是永康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全国知名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全国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浙江省经济创新发展试点市,永康市产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五金产业被列入浙江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把浙江省首个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永康经济“升级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与现代农业装备强国的对接,实施重大技改项目,提高数控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研发设计和品牌运营能力,全力拓展国内外中高端市场。永康市先后被列入浙江省两化融合试验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

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中国科技五金城为全国规模知名的五金专业市场,2012年市场交易额达470.2亿元。总部中心、五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通关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升级壮大提供了所需的载体平台和科技、人才等要素保障。其中永康总部中心为浙江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一二期已建成并部分投入运营,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浙江省12个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之一、国家科技部首批22家工业设计服务试点单位。永康已形成多个二手机械设备市场,为机械设备的循环使用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平台。金融服务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旅游、餐饮、运输等服务行业保持平稳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稳步推进。一是实施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农业工程,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工程,统防统治示范面积比2010年增加1.9万亩。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达到25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综合应用示范方206个,绿肥示范方18个。二是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总结推广一批示范模式。积极鼓励开展“三品”认证,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定了10个农业生产标准,通过“三品”认证共有71个,面积达6万亩。深入开展生态循环示范模式示范和创建,总结推广“猪—沼—作物”生态循环、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种养结合示范模式。三是实施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和示范。大力实施“811”环境整治,开展畜禽规模场排泄物治理。全市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156处,总池容12000余立方米,每年40余万吨养殖污水经沼气工程等得到有效处理。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探索畜禽粪便集中统一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废农膜回收利用率75%,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全市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面积13.9万平方米,17个太阳能推广示范村通过验收,1个村列入省级清洁能源利用示范村创建点。
 三是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全面开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永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城两翼二组团”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城区纳污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市化为永康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净化环境,变废为宝。永康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1212月试运行并网发电。目前,永康的日均垃圾产生量为500吨左右,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从容应对。垃圾经焚烧后产生的灰渣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消灭垃圾的同时,不仅为永康供应了清洁能源,还提供了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开展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达到80%,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了80%,厨余垃圾分类由开始的10%上升到50%

增配设施,保护水源。上半年,芝英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土建主体部分,日处理生活污水量为5000吨,可以有效缓解方岩、古山、芝英三镇的污水处理压力,并为防止污水对河流、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提供了保障。

恢复生态,见缝插绿。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该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01%,建成区绿地率35.90%

建筑节能,率先推广。位于江南街道的锦绣江南小区二期,为节能减排,合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577套住宅的阳台上全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能源升级,推进减排。永康规划形成“多气源一环网”的供气格局和“总买总卖”的销售体系,主管部门积极与上游供气企业沟通衔接,接纳多方气源,形成统一公开的天然气市场。据初步统计,目前永康市城区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居民用户为2.98万多户,工商用户有200余户,城区气化率为51%,日均用气量为18万方。五金工业是永康市的支柱产业,对燃料需求旺盛,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稳定的新型能源,为永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保障。

完善设施,绿色出行。在永康市入城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中,计划在入城道路两侧适宜处设置自行车等慢行道路,为自行车爱好者创造舒适环境。同时,规划将永康市域内各主要街道、镇、风景区用绿色慢行交通连接起来,按规划建成后将适宜骑自行车绿色出行,进而减少汽车使用量。
循环经济的“永康模式”

永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是在资源紧缺、环境约束的条件下,根据永康市原有的废旧金属材料市场、五金产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体系的建设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再生金属资源需求,弥补了永康矿产资源不足,促成永康有色金属加工、电动工具、汽摩配件等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永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回收模式、产业依托、管理制度和协会作用都各具特色,构建起“企业主体+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长效发展新机制;形成了“回收站点+龙头企业+回收基地+信息管理”的“永康模式”;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大大完善了永康市再生资源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再生金属—五金制造—废旧金属回收—再生金属”循环型产业链,提高永康市再生资源产业的经济效益。

在永康,全社会构建了一条以该市废旧金属材料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为原材料供应基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生产基地、中国科技五金城为产品集散销售中心的“回收体系—原料基地—生产利用—专业市场”的大循环模式。通过“城市矿产”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通过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一二产融合发展。“永康模式”对资源匮乏型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助推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永康市委、市政府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在全国较早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2006年被列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26个试点城市之一(全国首个县级城市),并创建了回收体系的“永康模式”,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同年成为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十个试点县(市)之一、首批“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市)”,200910月浙江省发改委认定永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

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发改、经信、财政、环保等13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建设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2010年成立了永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织、管理、协调、督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了《永康市工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工业循环经济试点推动、重大项目补助以及资源循环产业链技术的开发推广。在回收方面,出台了《永康市公安局废旧金属收购业专项整治方案》、《废旧金属收购点管理办法》等9个规范性文件,为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提供了制度的保证。在加工利废方面,出台了地方优惠政策,支持利废企业技改,为利废企业几年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创新管理方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是开展废旧金属收购行业自治的关键。由物华公司牵头,组建永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设立专门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落实专项资金,建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开展废旧金属收购行业自治。协会主要针对永康市前期废旧金属收购行业中存在的无证经营、收购不登记或不规范、存在收购禁收物等问题开展行业自查自纠;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开展日常巡查工作等。

按照永康市规划,“十二五”期间,该市循环经济将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加快与周边县市形成区域大循环,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循环经济呈现出无比美好的前景。●

 

                                               (摘自:《中国经济导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德林工贸 | 驰易科技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 | 上证期货 | 中国废品网 | 山东节能网 |
版权信息:山东再生资源网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26号301室
邮编:250014 电子邮件:zsxh2008@163.com 鲁ICP备10019935号-1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