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苏州市在姑苏区先期开展废旧商品回收网点清理整治和规范管理试点,创新“固定+流动+在线”的社区回收网络模式,居民通过一个电话或点击鼠标就能放心“销废”。 生活垃圾中有35%是塑料、纸张、织物、玻璃等废品,属于可回收物,即再生资源。如果这些再生资源能得到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将为整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减量”,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苏州是全国第二批再生资源试点城市,为加快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苏州市在姑苏区先期开展废旧商品回收网点清理整治和规范管理试点,创新“固定+流动+在线”的社区回收网络模式,居民通过一个电话或点击鼠标就能放心“销废”。 试点初见成效的同时,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也不少。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城区收废网点选址依然困难,中心分拣站能力也不足;另一方面,公益性事业与市场化运作之间如何理顺,无证经营回收点的清理整治和规范管理等仍然任重道远。 1现状:试点“固定+流动+在线”三位一体回收体系 在观前街道敬文里的一个小游园内,有一间白绿相间的彩钢板房,是附近居民经常光顾的场所,这里是苏州市废旧商品敬文里回收服务站。据服务站工作人员窦朝刚介绍,该网点每天能收购300斤左右的废纸板、废报纸、废塑料等可回收物,有的居民是自己拿过来,有的是拨打服务热线“962030”,然后工作人员上门去收。 在整个姑苏区,类似敬文里的废品固定回收网点有79个,采取与物业合作收废以及建设可移动、可拆卸回收亭两种形式。苏州市苏再投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有限公司负责回收网点的建设,该公司是由苏州市再生资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国资)、苏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参股建立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专业回收企业,公司总经理李红介绍,废品固定回收点只是整个社区回收网络的一个部分,为弥补固定回收网点不足的难题,以及方便社区回收点“日清日洁”,他们还投放了77辆流动回收车。此外,开通“962030”回收热线及www.962030.com回收网站,形成“固定+流动+在线”的三位一体回收体系。 李红说,回收网络体系也只是整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的一环,所有固定回收网点和流动回收车收来的废品,全部运抵中心分拣站,进行加工、打包和中转,目前,已建成元和、白洋湾两个中心分拣站,均是密闭化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日处理量已分别达到70吨和50吨。中心分拣站由政府投建,公开招投标市场化运作。 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室主任施俭毅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在姑苏区开展废旧商品回收网点清理整治和规范管理试点工作初见成效,通过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改变了传统废旧商品回收粗放的经营模式,“仅从直观看,原有的那些占道经营、露天堆放、污染环境等现象大为改观”。 2瓶颈:回收网点覆盖区域、中心分拣站处理能力有限 在白洋湾中心分拣站,记者看到,废纸板、废塑料等经过简单加工、打包整齐堆放在仓库中。据悉,这里的废品主要来自姑苏区城北、苏锦、观前、留园、白洋湾等5个街道,回收量约占这5个街道居民家庭所产生的可回收物的五分之一。 据统计,姑苏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在4000吨左右,按照35%可回收的话,应该有1000多吨的可回收物,苏再投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有限公司目前的日均回收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面广量大的废品则由城区众多回收站收取,据市供销合作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在姑苏区共有260家废品回收站点,其中130家有工商登记,其余则为无 证 经营,这些分散的回收站点往往是流动人口集聚、环境卫生差、城市管理空白,不仅给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带来困难,也导致大量低效益再生资源流失为垃圾。 但目前“三位一体”社区回收网络所覆盖的区域十分有限,且布点推开困难。姑苏区共有17个街道,“三位一体”网络现有的79个网点只布局到7个街道,“关键是选址困难,谁都不想把紧缺的土地资源用来建网点,居民也不想回收站就在家门口”,李红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特别是城区收废网点和中心分拣站,发达国家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由政府投入和运营,属于公益性事业,“我们过去这项工作比较欠缺,目前所采取的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扶持、部门分工协作加强管理、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投资的运行模式,还是无法根本上解决面广量大的老旧小区固定网点选址难的问题。” 同时,中心分拣站建设滞后、处理能力不足也是制约瓶颈。目前,只有两个中心分拣站,且规模较小,一个占地7亩,另一个占地10亩,每一个中心分拣站的日处理量最大负荷也就在80吨左右,而新的中心分拣站建设则迟迟未有进展。“按照我们的设想,在城区东南、西南再落实2-3个中心分拣站,面积在20亩左右,能基本覆盖城区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点。”施俭毅说。 3出路:规范收废行业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 规范收废行业需要同时发力政府和市场同时发力数据显示,苏州大市范围从事废旧商品回收的经营户中,有工商登记证照的有3513户,其中个体2125户,私企1272户,国有资本企业116家;全市约有4万名废品收购从业人员,其中城区从业人员有1万多人,约90%为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是无证无照经营。 “其实,对于无证无照的经营户,政府部门一直在加强整治,但依旧屡禁不绝,关键是有市场、有利润空间在”,李红说,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回收体系和模式,通过规范化、便捷化的回收服务,以及公正的计量、透明的价格等引导和方便居民“销废”。据了解,元和中心分拣站运营一年多来,周边原有的7家分拣站已有3家无证分拣打包站因业务量影响而主动关闭,达到了当初“疏堵结合”、用“市场之手”挤压无证经营的预期效果。 同时,目前在姑苏区布点的79个回收网点,有39个是原经营户加盟的,“对他们来说,政府提供固定场所,生意也不受影响,经营更加规范,不用再去到处‘打游击’了,”李红说。而在白洋湾中心分拣站,中标经营的盐城人许永喜,1999年就来苏州从事废品回收,在这里他只需每年付相应的租金,厂房、设备都由政府投资,连运输车辆的上牌都不用自己操心。许永喜说:“收废市场其实很乱,很多都是‘七两秤’,老百姓以为价格上赚到便宜了,其实本质上还是亏了,这真的需要规范,只有规范了,才能做大规模,市场才会良性发展。” 施俭毅说,下一步,苏州市将继续开展城区废旧商品清理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推进收废网点和中心分拣站的建设。同时,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两网协同发展,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生态文明宣传等。“这些工作,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时发力,来规范收废行业的发展,真正做好生活垃圾减量这道‘减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