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对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总方向。未来的金融改革,将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着重建设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资本市场,鼓励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因此,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推进,再生金属产业可以通过建立互助基金的形式为企业融资开辟一条新渠道,长期困扰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为何再生金属产业“融资难”?如何打破僵局?本文结合产业特点浅谈分析,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 几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龙南县稀土分离有限公司因受有色金属周期性的影响急需24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由于银行对企业新增贷款持谨慎态度,该企业贷款无门几乎被逼上了停产的境地。而与此同时,该县类似这样融资需求项目的重点企业还有16家,贷款需求为3.41亿元,其中10家为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导致这些企业面临着无法正常开工生产难以为继、或有订单没法接的囧地。 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和渠道,我国再生金属产业中的许多企业因资金不足,发展受到制约。早在2011年开始,各大银行对钢铁、有色金属行业领域的新增贷款就保持了相对谨慎的态度。据银监会人士解释,“根据对银行行业贷款情况的调查,钢铁、有色金属这两大行业的信贷风险明显上升并且高于房地产行业”。评价行业融资风险,与如火如荼的房地产也相比,萎靡不振的有色金属产业自然逊色。 2012年以来,随着银行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重视,各大银行业信贷为降低风险,避免信贷风险的爆发,全面紧急减少了工商业贷款。此后,银行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强化额度管控、上收审批权限、推行名单制管理等手段,对“两高一剩”(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加大了清理力度,因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的贷款余额占比较高也被纳入清理之列,导致钢铁、有色金属两大行业融资愈发困难。 二、再生金属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因素 一是融资成本过高。据调查,60%认为“融资成本过高”是主要困难,企业融资中的“利息”、“担保费”、“中介费”等费用已占到企业经营成本的20%-30%之间,贷款利率水平居高不下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二是融资手续复杂。银行基于对风险的考虑,习惯于大项目、大行业、大企业业务,对发展中的再生金属企业,则对贷款申请企业设置种种条件,导致企业贷款申请难度增大。 三是企业融资条件不足。企业的诚信是先决条件,其次是企业抵押物,由于没有足够的抵押物和能提供担保的公司,难以达到银行条件,使公司的贷款难度增加。再次是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企业营销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较弱,贷款审批就难以通过,企业新增贷款难以满足。 三、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致使再生金属企业信贷风险上升的原因很多。主观因素源于企业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不够。客观因素主要是整体经济不景气,且企业经营成本的飙升。纵观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情况,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有: 一是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当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震荡下滑,相关产业链需求减低,对有色金属企业的产销均带来了冲击和影响,资金周转缓慢企业还贷困难。与此同时,我国的融资制度还不完善,融资系统操作不规范,重“国企”轻“民企”,这就导致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甚至家族式再生金属企业贷款尤其困难。与此同时,实力强资金厚的国有大型企业纷纷转型进入再生资源行业,造成对民企的冲击。 二是来自国家政策的风险。由于产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的发展规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环保政策的调整,要求企业生产流程、设施、装备、技术、工艺等方面有新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出台,要求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趋势发展。不断推出的新政策,倒逼企业不得不对原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技术更新,以适应环评要求和准入门槛的标准。但是,这一切都是需要企业付出巨资才能换来的,让原本资金不足的企业更是捉襟见肘。另外,还有贷款政策的调整,国家突然紧缩银根,企业资金链突然断裂,本不景气的钢铁、有色金属这两大行业首当其冲,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不得不利用各种民间渠道筹措资金,既增加企业资产负债率又增加经营风险,不良贷款的上升趋势在所难免,企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来自企业经营的风险。再生金属产业同质化严重,“高、精、尖”产品和项目不多,在整个企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竞争更加激烈,稍有不慎,即使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地方“纳税大户”也难逃厄运,濒临破产。近几年,企业环保成本、原材料成本、经营成本、人工成本都在急剧上升,“收不抵支”或“无利可图”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亟待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提升产业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因此,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四是来自市场供求风险。相关产业链需求受宏观层面影响,缺乏稳定增长的支撑,需求终端增速放缓,导致价格持续低迷。有色金属行业的特点是价格直接影响行业的效益,企业利润下降,无疑将对银行判断信贷偿付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四、新兴环保融资应另辟蹊径 再生金属产业凭借专业化的集聚优势,以及国民经济不可或缺资源的植根性特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长期以往的银行贷款业务重“国”轻“民”,以民营为主力的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不到解决,限制了再生金属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挫伤了成长企业的扩张积极性。随着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经营成本越来越大,生产发展中的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需求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来自企业的信贷要求必不可少,仅仅依赖银行一家融资渠道是难解燃眉之急的。 再生金属企业的融资窘境,既折射了产业转型困局,又映射出当前金融服务的不完善。如何缓解产业发展瓶颈之一的“融资”困境,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解决当下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难的关键。这就要求要在制度层面构建跨越现代金融制度的新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原有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因此,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要一环的再生金属企业的融资渠道亦可另辟蹊径。例如,建立产业间的互助基金,由投资机构、银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服务平台,既可以满足产业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还可以拓宽投资渠道,从资本方面推动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 五、建立产业互助基金机构需未雨绸缪 搭建具有互助基金性质的行业融资机构,是一个系统项目。破解“融资难”的困境,要实现银行、机构和产业集群三者共赢的局面。作为发起的一方,产业首先要具备“打铁还需自身强”的素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整体发展属于稳中有进。“十二五”期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500万吨,相当于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三分之一,占全球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产量的总和。我国政府也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产业规范程度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倒逼下,再生金属企业积极开展驱动创新、产业升级,技术与装备水平逐年提升,有的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单厂加工能力世界领先的企业已如雨后春笋。如呈现出企业最大单厂产能的已有再生铜达到75万吨、再生铝达到38万吨/年、再生铅达到85万吨;用全自动破碎、分选设备的企业越来越多;采用熔池熔炼处理低品位含铜废料,综合回收铜、镍、铅、锌及贵金属的工艺技术已实现大规模生产;双室熔炼炉、重介质分选、蓄热燃烧、烟气二次燃烧等再生铝先进技术以及再生铅富氧底吹、湿法处理铅膏泥等新工艺已在行业普遍应用;再生金属成套设备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明显进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提高。 二是产业集聚颇具规模。截止到2015年10月底,已建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1个“圈区管理”的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园区,99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12个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已成趋势。同时,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如新格集团在上海、福建、重庆、山东、吉林等地建设再生铝厂,怡球资源在江苏、马来西亚和美国等地建设再生铝工厂和原料基地,新春兴集团在江苏、重庆、福建、广东、天津、辽宁、山东、泰国建设再生铅厂等。企业规模化、集约化逐步提高,有效带动产业升级。 三是多元化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大多企业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延伸。如:再生铜企业向精深铜加工产品的延伸,铸造再生铝企业向汽车压铸行业的延伸,再生铅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回收体系掌控原料资源,从钢铁企业的烟道灰、瓦斯泥中综合回收锌等。开展人才市场培育,创建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细分市场,开发高值化、优质化产品,有效提高产品利润率,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产品具备了优质化、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实力提升。 采取再生金属产业发展互助基金形式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开拓行业企业筹资渠道,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国家金融改革的大政方针,对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再生金属分会也将积极探索,为解决行业融资难积极提供解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