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动态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 协会刊物 | 科普之窗 | 价格行情 | 会员风采
山东再生资源网欢迎您! 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简介
【2007】第二期 废旧电池:何处是归途
来源:再生资源协会 日期:2004-03-25

  国家《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出台,今后不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一次性电池,如日用5号、7号电池。废电池的收集重点是: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等废弃的可充电电池和氧化银等废弃的扣式一次性电池。
  政策解读: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商务部等联合制定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到2005年1月1日,所生产的电池必须达到无汞标准,并规定,承担废充电电池和废扣式电池回收责任的是有关制造商、进口商和商家,同时明确将收集重点放在废弃的可充电电池和扣式一次性电池上。《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认为,废镉镍电池、废含汞电池和废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废弃的普通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不属于危险废物,尤其是已达到无汞化的废电池。实验和分析表明,直接集中堆放在环境中的废电池,电池发生腐蚀后,由于电化学腐蚀的微电池作用,还可加剧其它废电池包壳的腐蚀和污染物的泄露。因此,集中堆放时污染物释放量相对较大,对环境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本世纪初,“废旧电池危害”的声音如电流般传遍全国,撞击着热爱家园的人们的头脑。当时,最经典的描述是“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时间,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认识到了废旧电池潜伏的污染危害,但是如何建立起周密的回收网络和如何处理这些“污染小炸弹”,是各地共同的难题。
  福建宁德,也不例外。和今天最大的不同是,当时的电池制造企业还未技改,市区销售的家用普通干电池汞成分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家用电器遥控、儿童玩具、学生复读机等诸多用品都是“用电大户”,但据了解,虽然不少人知道会污染,但99%的家庭仍将废旧电池随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我们这个城市无法将垃圾分类处理,人们没有选择。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发现上了年纪的人对废旧电池危害概念相当模糊,有的甚至说:“连收破烂的都不要了,还留它干吗?”而年轻人对此较为了解,也希望政府能拿出办法制约。市区一位徐姓小伙子告诉记者,他现在家里还存有这几年用的5号、7号废旧干电池100多粒,不知怎么办,实在不忍扔向大自然,只好先放着吧。
  尴尬的志愿者收集活动
  记者从团市委获悉,由于收集大量的废旧电池不好处理,我市的志愿者活动极少触及这一问题。20059月,他们曾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做建设节约型社会小主人主题活动”,该活动有包含环保内容。
  为此,记者找到宁师附小副校长阮光清了解活动情况。“这是一件有益的,但却令人头疼的事”,阮光清介绍,学生热情是很高,但最终收集来的废旧电池该放在哪里?没有解决的办法,因此,这项活动不敢开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向学生宣传爱护环境,不要随处乱扔。福安甘棠中心小学辅导员王绯告诉记者,他们只能让学生收集矿泉水瓶、废纸、废铁等废品站愿意收购的,有学生询问废电池该怎么办时,只好告诉他们放在家里,不能扔到外面。
  福鼎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局曾在两年前做过两次收集工作,收集来的废旧电池要专门送到宁德市局,再转送至福州处理。它不像医疗垃圾可以统一处理焚烧,一烧了之。缺乏大型回收生产企业,烦杂的过程最终还是不能解决环保问题。
  环保专业人士友情建议
  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城市志愿者收集行动接力棒仍在传递,普通干电池无汞了,还有大量的手机充电电池、扣式一次性电池在使用,除此之外,几年前的有汞废旧干电池还成群地躺在仓库、躺在有环保意识的市民家中。人们该如何对待这些“污染小炸弹”呢?
  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董建国介绍,环保业内的观点是废旧电池的回收由回收责任单位审慎地开展。在目前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条件下,不提倡、不严格要求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一次性电池。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污染较重,必须由厂家集中回收,市民不应随手扔掉。废电池污染防治方向将转为从源头控制,要求并鼓励企业和消费者生产、使用镍氢电池、锂电池和低汞或无汞电池,自觉抵制含汞电池和镍镉电池。今后,电池生产企业应在需要回收的电池上打上回收标志。
  对于已经收集但目前还没有经过有效手段进行再生处理的一次性或混合废电池,《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将参照危险废物的要求进行处置或贮存。董建国建议,市区市民可将此类电池送到市政府大院榕树下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内,由市环保局将收集的废旧电池送往省废物管理中心集中处置。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董建国呼吁广大市民不要随处丢弃有污染的废旧电池,就像遵守不要随地吐痰的公共道德一样,提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摘自:《闽东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德林工贸 | 驰易科技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 | 上证期货 | 中国废品网 | 山东节能网 |
版权信息:山东再生资源网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26号301室
邮编:250014 电子邮件:zsxh2008@163.com 鲁ICP备10019935号-1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