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正规军难挫“游击队”
“地沟油”回流餐桌,让公众提心吊胆,但餐厨废弃油脂又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很多经政府部门招标的正规“地沟油”处置企业却面临着无油可加工的处境。 一方面,为了防止“地沟油”返回流向餐桌、毒害公众健康,从中央到地方对“地沟油”的治理一直都是三令五申,效果却不是很好;另一方面,类似卓越公司这样加工提炼“地沟油”的企业却连连喊“吃不饱”,收不到“地沟油”。 据全国生物柴油协作组分析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形成500万吨地沟油资源,但是,仅有不足10%的“地沟油”资源被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有学者估计,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高达200万至300万吨。我国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认为,“地沟油”不只中国有,国外也有。从欧美发达国家治理“地沟油”的政策措施来看,基本上两头做:一方面采取补贴、技术支持等措施来大力扶持生物柴油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和强化“地沟油”回收,“堵”住“地沟油”流向餐桌。 林伯强教授介绍了日本对于“地沟油”的治理方式,即日本政府把清理“地沟油”的环保费用用来补贴回收“地沟油”和提炼燃料。回收公司以较低的价格从餐馆等地回收废油,然后以不法商贩难以承受的高价卖给政府,政府组织加工,将提炼出来的生物柴油用作垃圾车的燃料。日本的这一做法其实是一种政府补贴的方式,实践中比较管用。日本政府的这种处理模式,既可以防止回收企业将“地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还为垃圾车提供了相对低廉的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在我国,政府也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单位才具有回收废弃食用油脂的权利,并对于将废弃食用油脂提供给未经许可单位的单位以及非法加工、销售“地沟油”的单位进行处罚。但是,在林伯强教授看来,处罚的力度明显不足以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 堵截地沟油: 突击行动击不溃“游击队” 在厦门台湾街开一家川菜馆的杨老板告诉记者说,他们餐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尤其做川菜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更是多。以前,这些废弃掉的餐厨垃圾都是随便扔掉,或是谁上门来要就给谁,如今,政府要求只能提供给指定的公司了。 据不完全统计,厦门的餐饮店铺已超过1万家,另外还有大量未经注册的快餐店、大排档、早餐店以及为数众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食堂,厦门各类餐饮企业及食堂日产餐厨垃圾300吨以上。厦门环卫部门提供数据显示,厦门每天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约30吨,有约85%的泔水被无序收运。而泔水是不良商贩加工“地沟油”的主要原料。 为保证餐厨废弃油脂的收集,厦门市环保局要求所有酒店、宾馆都需修建隔油池,并把隔油池建设情况作为餐饮业工商营业执照办理的前置条件,隔油池统一由专业公司负责修建、清理,厦门目前已修建隔油池8000多个。 早在2008年,厦门市市容环卫管理处就向市法制局递交了《厦门市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初稿,同时,《厦门市餐厨垃圾收集处理招标方案》也出台了,对于什么人、什么单位可以进行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如何管理都有法可依。 截至目前,厦门有行政许可资质的“地沟油”回收公司只有两家,至于其他没有资质的公司或个人,那就很难说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厦门不少没有许可资质的公司或个人也在私下进行回收,致使很多“地沟油”重新流回餐桌。 2008年开始,厦门的泔水等餐厨垃圾回收的主管部门由环保划归环卫,目前正在规划中的“厦门市餐厨垃圾收运工程”也是由市容环卫负责。此举意味着“地沟油”的回收处理利用,将从民间主导变成政府部门主管。 根据厦门出台的《加强“地沟油”集中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方案》规定,对于非法收集、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一律取缔,对违法经营、使用“地沟油”的单位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一律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规定缺乏力度以及可操作性。问题的关键是,政府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与时间跟那些“游击队”玩“猫抓老鼠”的游戏,“游击队”有经济收益的巨大驱动力长期“作战”,而政府的行政效率,最多就是偶尔搞一个突击行动去抓,无法形成长期的有效机制。最终的结果,“老鼠”把“猫”玩弄得累死了。 林伯强教授表示,如果由政府回收“地沟油”,则需要支付至少和“地沟油”市场价一样高的价格,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但如果我们对资源回收利用的好处、环境成本以及“地沟油”流向餐桌的公民健康成本进行比较,这个账应该是划算的。 林伯强教授表示,经过多年“升级”,“地沟油”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其识别也愈发困难。大量“地沟油”通过“地下渠道”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所以,其间政府必须增加“地沟油”流向餐桌的成本,同时减少“地沟油”成为生物柴油的成本。 利润空间:生物柴油远低于餐桌“地沟油” 导致“地沟油”资源大量流向食用油领域,而非生物柴油企业,主要是因为利润的差距,不良商贩在回收餐厨垃圾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问题的关键是,“地沟油”流向餐桌与“地沟油”提炼为生物柴油,两者利益之差不能太大,否则免税政策的功效就不会太大。 林伯强教授给早报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目前,食用油的价格大约为每吨1万元,而生物柴油每吨大约为7500—8000元。简单做个计算,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回收1吨的地沟油大约需要5400元(2011年5月份价格),在“地沟油”对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为95%的情况下,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为每吨5684元,处理成本大约为每吨950元,两者相加,生物柴油的总成本达到了每吨6634元,假如加上消费税的话,相当于每吨7534元。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其他税费,地沟油提炼企业的利润空间可能更小,甚至会出现亏损。 然而,将一吨“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成本据说仅为300元左右,对不法商贩来说,这其中的利润空间非常大,这就驱使越来越多的“地沟油”流向餐饮业。相应的,随着食用油售价不断上涨,餐饮业“地沟油”的回收价格也越来越高;自然的,“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份额就会急剧下降。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前不久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规定使用“地沟油”、潲水油等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 但是,林伯强教授表示,从以往免税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地沟油”流向餐饮业不断壮大的潮流来看,免税政策对于鼓励企业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影响,应该比较有限。 政府免除“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消费税后,估计相当于每吨生物柴油减少成本900元。假设生物柴油售价不变,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相应扩大,回收“地沟油”的竞争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但是,即便是每吨生物柴油减少成本900元,利润空间也仅为866—1366元(转化率为95%,不考虑其他税费),相比于“地沟油”流向餐饮业,利润仍然很小。 犯错成本低: 挡不住非法打捞 目前,一边是使用、销售“地沟油”的高额利润,一边是对于非法使用“地沟油”不痛不痒的处罚。如此低廉的犯错成本,自然是无法阻挡一些人非法打捞“地沟油”的冲动。既然法律本身留有空子可钻,同时犯错的成本微乎其微,那么,一些不良商人就免不了得孔而入了。 厦门兴重环保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重公司)是一家专门负责餐厨废弃油脂收集的公司,厦门每天产生的一大半餐厨废弃油脂都是由该公司负责,每天可收集处理厨余“地沟油”50-60吨。2010年,该公司收集处理餐厨余“地沟油”渣2.5万吨。 虽然有合法的身份收集“地沟油”,但是,兴重公司却经常遭遇“误解”,甚至合法权益被侵犯。兴重公司总经理叶文碰先生介绍说,他们的员工在一些餐馆打捞“地沟油”时,就经常被人误解成非法“地沟油专业户”,还有网友对他们公司员工在餐馆门前“地沟油”打捞行为“观察了好几个星期”后,在厦门一家论坛发出文图,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回帖热议。 叶文碰先生告诉早报记者说,他们跟厦门大多数酒楼、宾馆、饭店有签订下水道废油脂清理回收协议,但是,他们的“地沟油”经常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抢走。 目前,厦门打捞收集“地沟油”,形成了拥有政府许可资格证的正规军与来历不明的游击队混战的局面。由于“地沟油”的打捞地点一般都是露天开放的,因此经常遭受一些不明来路人士的偷窃。为了防止遭到他人的偷窃,兴重公司给一些“地沟油”的打捞池上了锁,结果还是频频遭到撬锁,“地沟油”被抢夺一空。兴重公司不知跟110报警多少次了,但是都不管用,毕竟人家是“游击队”,经常是半夜三更出没,令人防不胜防。同时,在很多人看来,“地沟油”被偷窃根本就是不值一提,没必要花费精力去追查。殊不知,正是由于源头上失控,“地沟油”才有可能流向餐馆。 广东就曾经发生过几个打捞“地沟油”的帮派,因为争抢“地沟油”的打捞“地盘”导致开枪杀人,成了命案。由此可见,在收集打捞“地沟油”的问题上,不少人可以说是要钱不要命了。 “如果私自打捞地沟油要被判刑五年十年,那么,许多人慑于这个法律成本应该就会知难而退了。”林伯强教授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一定要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黑窝点的排查和处罚力度,决不手软,让违法生产和销售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