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污染有望在生产源头得到控制。历时三年,由发改委、信产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产品防止有毒物质法案”即将在2006年初正式推行。 与此同时,手机销售也进入旺季,换机的高峰来临。据诺盛电信咨询报告指出,伴随着圣诞节和元旦两大手机销售热季的到来,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将继续增长。在创造单季销售历史新高的同时,也使得2005年全年的手机销量攀升至创记录的8500万部。然而,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是大量面临淘汰的产品。年关将至,这些废旧手机将何去何从? 手机淘汰的加速赛 诺盛电信咨询报告显示,今年手机销售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换机用户,截止今年10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新增4800万户,用户数量达到3.83亿。 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有着偏好上的独特性。有资料显示,50%的用户在一年到两年之间更换手机,而有近20%的用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更换一部手机。出现这种现象,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彩屏、和弦、无线上网、数码拍照到MP3,一直到现在的手机电视,每一个噱头十足的新功能都带来一个新“换机时代”。 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去年,中国平均每年淘汰近7000万部手机,与之相伴的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恼人的电子垃圾。 不仅如此,手机这条产业链不断在逐渐延伸和拓展,技术更新换代也在加速。自信产部发放第四批牌照以来,今年加入手机行业竞争的获牌企业已经达到20家。竞争的惨烈和受黑手机的影响,使得业界大刮“低价风”,各种名牌手机已经跌破千元大关,更有甚者,推出了20美元—40美元手机不等。 另外,3G的即将启动,将开创手机市场发展的新局面。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庾志成近日表示,预计在2006年至2010年这段时期内,中国的3G市场将获得高速发展,至2010年中国3G用户总数将达到2000万。 种种迹象显示,做为高新技术产品的手机,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技术方面,都加速着手机的更新换代。 废旧手机的污染难题 废旧手机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三种,一是送给亲友或卖掉,在二手市场中流通,二是流向不法商贩,三是闲置或抛弃。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后者,这在无形中产生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国外环保机构研究表明,这些被淘汰的手机可以被列入有毒废弃物之列。旧手机的一块电池里的镉就能够严重污染6万升的水,而这些水可以装满3个奥运会的标准游泳池。新手机电池正在淘汰镉的使用,但里面仍有许多有毒物质,比如铅,它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将危害儿童的脑神经,而手机配线板上的部件就是用铅来焊接的。 对此专家强调,如今国内的专业回收市场几乎是空白,且缺乏有技术和规模的厂商,只能将其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这些重金属会渗入地下水中导致严重污染。有关专家已经发出警告,如果不尽快解决回收处理问题,废旧手机及配件将成为中国新的一大污染源。 治理污染要从生产源头加以控制 如何降低被淘汰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促进对废弃电子电器产品以无害环境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和妥善处理,是摆在政府、生产商、环保组织以及所有公众面前的重要课题。 明年年初即将出台的“电子产品防止有毒物质法案”将会从生产源头对有毒物质以明确界定和限制,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有了这部法规,国内厂商中大量存在的污染超标将可能得到控制。这也意味着一直困惑用户的电子产品的污染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然而废旧手机如何回收呢?在国外,欧盟于2004年推出一项《废旧电子电器设备规定》,规定所有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必须拨经费完成分类、回收、撤消、再生使用的系统,并负担产品回收标示和将来回收费用的责任。 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废旧手机回收机制是极其迫切的问题。除了手机生产企业在生产中要采用无毒材料外,企业也要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回收利用电子废物,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不仅如此,企业对寿命终结后的产品负责,也有利于企业获取反馈信息,改进产品的环保设计,这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总之,技术的进步带来人类舒适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于国于民以及对下一代的影响,都是有好处的。
( 摘自:通信信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