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资源化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垃圾综合利用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十分重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社区及家庭要积极参与,逐步推行垃圾分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告诉本报记者。事实上,国家十分重视建立垃圾资源回收制度。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当前重点推进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单独收运、处理。推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
根据有关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50%。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
“垃圾分类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尚有垃圾处理技术和处理成本两大难关。”赵章元说。
赵章元认为,为了防止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经济的单向发展模式,即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改为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关于垃圾的处理能力,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共建成17座垃圾处理设施,其中大中型垃圾转运站5座,垃圾综合处理厂1座,垃圾焚烧厂2座,垃圾卫生填埋场9座。2012年日处理生活垃圾将达到1.7万吨,基本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2015年将形成日处理近3万吨的能力,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据悉,在北京,除高安屯垃圾发电厂外,鲁家山垃圾分类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开工,建成后将每日新增焚烧规模3000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预计2015年北京市垃圾焚烧、堆肥和填埋的比例将达到4∶3∶3,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助于培育绿色消费习惯,推进生活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也有望成为推广绿色消费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对我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
4月19日,国务院批转16部委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悉,201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1.74万吨,比2009年的1.83万吨下降4.9%,垃圾产生量出现负增长。而2005年至2008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约8%。
本报记者接触的业内专家指出,从源头入手是控制和减少垃圾生产量的成功经验。比如,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在市农贸市场和超市严格执行“限塑令”,这些限塑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从源头减少塑料的产出。
有专家告诉记者,过度包装是制造垃圾的重要“元凶”,应该完善商品包装政策中的成本和层数等定量标准,对包装材料的限制应该是强制性的。
此外,减少垃圾产生还有其他办法。比如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促进生活垃圾减量,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
|